月牙湖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12-28 16:57:09

  月牙湖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年12月22日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2周年以来,月牙湖街道68个小区实施设施提升改造全部完成,共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134个,移动收运点位1个,共计135个收集点。月牙湖街道以强化物业公司主体责任为工作重点,以强化党建引领;强化交流平台;强化执法保障为指引,深入发动、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建章立制,引导各方共同发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

  1是专班推进建章立制。街道党工委坚持工作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在每个社区成立由街道分管领导、科室干部、社区书记、物业经理、执法人员、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行动党支部,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出发,对重点专项工作定期调度,对各专项工作实行“每月一调度”,重点调度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成效做法、典型案例,以及出现的新情况、存在的突出难题和下一步需要协调解决的具体问题等。

  2、是量化考评全方促进。制订街道垃圾分类管理考核方案,和物业公司主体责任清单,列举各项物业主体责任,将指导员在岗指导、厨余垃圾收运比例与物业公司考核挂钩,每天通报工作完成情况。街道垃分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早查晚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检查范围覆盖餐饮店、园区企业、建筑工地、住宅小区等。

  3、是示范先行以点带面。截止目前,68个小区设施覆盖率达100%,建垃圾分类房41个,垃圾分类亭93个。创建省达标省达标小区18个。开展垃圾分类争优除差行动,“优级”小区10个。

  二、强化交流平台

  街道结合秦淮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共同缔造活动和做好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双微”活动精神,以辖区8个社区为依托,搭建了垃圾分类的4个互动平台。

  1、搭建居民交流平台。社区通过居民座谈会,入户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了解居民的需求,找准痛点难点。通过居民议事会、垃圾分类大家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班子、积极分子、楼道长的主体作用,共同研究确定垃圾分类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设计出既符合现行政策,又便于居民执行的垃圾分类操作流程。

  2、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发动社区和驻区单位中的党员,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支撑,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的“四位一体”服务体制,组织党员下沉网格,同时发动社区内的热心市民、退休职工等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建立一支志愿服务小队,开展以“守桶、入户、回收”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即志愿者每月当一次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桶边指导、督导、宣传。每月当一次垃圾分类宣传员,进行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每月当一次垃圾分类回收员,在小区每月资源回收日开展可回收物回收活动。

  3、搭建垃圾分类质量平台。街道、社区组织居民共同商议拟订垃圾分类公约。开展广场居民签约“垃圾分类倡议书”活动。定期组织居民和物业代表等参加联合巡查垃圾分类点‘四分类’投放质量,交流互学,积累分类经验。开展垃圾分类“随手拍”,将垃圾分类的各项问题发送到群,包括垃圾分类集中点环境卫生的清理、上门走访、混投、乱扔、楼道卫生不整洁等。督导员及时汇总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发送照片至群,形成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

  4、搭建红榜灰榜平台。街道、社区每月初组织一次居民协商会议,通过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守桶,巡查,抓拍到“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评选垃圾分类红榜灰榜,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小区垃圾分类成效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正面的垃圾分类行为,鼓励广大居民进一步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养成源头正确分类好习惯,使小区生活垃圾源头正确分类率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执法保障

  1、强化物业公司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垃圾分类实行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月牙湖街道执法局紧抓物业公司这个垃圾分类责任人,要求辖区各物业公司切实履行好管理责任人责任,加强与各物业公司有关垃圾分类工作的交流沟通。辖区所有小区确保每周至少巡查三次,对于巡查中发现的垃圾分类问题,要求物业公司必须严格按照《责令改正通知书》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坚决启动处罚程序。

  2、坚持教育处罚并重,宣传教育在先

  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通过积极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辖区单位、居民遵守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有的单位、居民违反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确实是并未故意,而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基本了解。执法人员在责令整改的同时,加强对当事人的教育宣传,发放宣传单页,讲解法条规定,取得了不错的整改效果。

  “文明南京始于心,垃圾分类践于行”,月牙湖街道将继续通过“三个强化”,抓住物业公司这个主责任人,提升居民在垃圾分类中的获得感、满意度,增强居民在垃圾分类中的体验感、舒适度,推动环境改善和垃圾分类质量的提升,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友情链接: